|
医院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创建体会 二维码
来源:医用钢制门厂家网址:http://www.sd-huanlin.com 21世纪人类的共同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而言,亦由传统高消耗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而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概念最早提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存在的危机做出的积极反应。“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06年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以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目标,制定了六大指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 (2)节能与能源利用;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室内环境质量; (6)运营管理,基本囊括了建筑的各个方面。 参选建筑必须全部满足标准中控制项的要求,根据参选建筑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三星、二星、一星三个等级。目前江苏省内,一星和二星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评定,三星则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负责颁发。2014年,建设部在原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基础上,修改编制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新版标准的实施顺应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医院与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之后,我国的绿色建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一大批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随着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持续关注,我国的绿色建筑及其评价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加速期,但这些建筑多以住宅和商场建筑为主,医院的绿色建筑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数量在这些星级建筑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其实,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也应在节能减排、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方面走在前列。所以我院决定在新楼建设中积极参与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和创建。
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为例,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楼项目为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扩建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建筑高度73.5m,总建筑面积62687㎡,地上18层,地下2层,设计病床位数727张。 建筑的品质和性能与建筑室外环境密不可分,一个健康的室外环境设计包含内容十分丰富,含建筑布局、朝向、形体;室外道路;地下空间;景观绿化;室外风环境、热环境、噪声环境等多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需要进行综合整体设计。 该住院综合楼项目东临河道及龙园西路,西临江东北路,南临草场门大街,北临龙园北路。在室外道路方面,场地交通组织合理,且有南京地铁4号线在建,预计2017年通车运营。医院附近500m内公交站点有6个,公交线路达20条,公共交通设施较好,可方便病人前来就诊。在室外风环境方面,住院综合楼周围人行区通风状况良好,没有无风区和明显的涡旋产生,不会产生污染物的聚集。建筑构造设计使得本建筑避开了主导风向,在各个季节都能使室内风速控制在1~5m/s范围内,室内的空气龄控制在60s~600s的范围内。尤其是过渡季需要自然通风的情况下,能够实现2次/h自然通风的要求。在室外绿化方面,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是通过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提高设备能效来共同实现的。其中,通过选用高效用能设备提高能效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建筑用能系统的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在南京夏热冬冷的气候特点下,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不如寒冷地区明显,而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巨大。[3] 该项目的冷热源为3台溴化锂一体化直燃机。一、二楼大厅和五楼产房采用低速风道全空气空调系统,其他房间采用风机盘管机组的水——空气系统,并设独立的新风处理系统;放射科及ICU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系统,而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等能耗大的方式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照明光源采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环管荧光灯、节能灯、小功率金卤灯及LED等。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对电气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实时监测。住院综合楼内,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变电所各出线均设电能计量装置。公共照明、办公用电按楼层设电能计量装置,电梯、水泵、空调、风机等按不同功能设电能计量装置,以实现最优运行,达到集中管理、程序控制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本建筑采用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集热器横排平铺在11楼和18楼屋顶面。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采用燃气热水炉辅助加热,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810㎡,年产热水量为12595t,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23.3%。 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将供水、污水、雨水等统筹规划,以达到高效、低耗、节能、减排目的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雨洪管理与利用、污水资源化、建筑内部节水等。 本项目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从院区内已建给水管网接出一路DN100进水管,作为本建筑的给水引入管。接口处的压力为0.20Mpa。生活供水分为低区、中区、高区以及特殊区。低区由市政压力直接供水。中区由中区变频加压设备供给。高区由高区变频加压设备供给。项目设计雨水收集池一座,150立方米。初期浑浊径流雨水经过弃流井后排入下端雨水管网,中后期雨水经过弃流收集至雨水蓄水池。蓄水池中的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通过变频供水系统将水质达标的回用水输送至用水点。本项目收集区域雨水、经处理后主要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景观补水。 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水平体现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建材的选用两方面。采用绿色结构体系和利用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时限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化,对全面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设计选材时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 4318.64t;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85049.38t,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为5.1%。各层办公室内采用灵活隔断,隔墙采用100mm或150mm厚轻质实心复合墙板,能够循环利用,且不产生大量垃圾。 室内环境 该项目采用减震、消声、建筑物隔声、低噪声设备等减噪措施,本建筑根据规划退主干道10m的规定,北边留出大块的空地作为绿化场地,且在建筑外设置环形绿化带,减少马路交通对住院区域病人的噪声干扰。布局上,将大部分办公室设置在三层以上,将病房设置在七层以上并且进行中空双层隔窗设计,使办公和病房处于整个建筑的中上部,远离项目的边界,尽可能大程度地对噪声进行距离衰减。根据环评报告及隔声量计算,本项目最不利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等级昼间为24.9dB,夜间为17.1dB,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本建筑朝立面大面积以竖条形式设计明框玻璃幕墙,能在冬季获得足够日照。透明玻璃幕墙进行可开启设计,合理的可开启面积比例,促进室内自然通风。 地下停车库设置CO浓度监控装置,通风系统根据车库内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送(排)风机联动。地上1~5层设置室内空气品质控制装置,实时分析环境参数,超限自动报警并联动启停对应的送(排)风机组和新风机组,以保证医疗办公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是对建筑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对公共建筑的产品和服务对象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对于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就是通过物业的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来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节省建筑运行过程的各项消耗,包括能源消耗和人力消耗。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但其很多方面都与后期运营息息相关,考虑到后期运营,住院综合楼项目意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托管大楼的空调系统。采用一体化直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为项目提供冷热源及卫生热水。后期由节能服务企业为项目提供科学的、专业的运营服务,包括:提供制冷、采暖、卫生热水;承担水质管理;采购、结算机房系统所需的能源;机房系统设备保安;机房系统的运行操作;中央空调使用、巡查、管理;末端系统维护等服务。本项目使用的BIM数字化院区可以通过BIM技术,有机整合医院业务和管理信息,实现医院内部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优化。拟投入使用的光导管照明技术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部,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装置强化与高效传输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线均匀导入到室内需要光线的地方,可以节约20%~30%的建筑用电,从而在自身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周边建筑形成的低碳绿色的示范效应。
现代医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就诊、治疗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医院环境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医院在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去满足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采用简便实用的被动式技术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技术,减少建设过程中对土地、建材的占用和投入,减少使用过程中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改善医院的室内环境,以满足医院建筑室内健康环境要求、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需要对医院建筑本身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从中获取建设绿色医院的新思维与新理念,满足医疗功能与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作者 金蕾,张玉彬,赵奕华,全钰平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文章分类:
公司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