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环林建材有限公司
搜索
钢质门-钢质墙板-品牌制造商
专注金属制品生产20余年,工艺先进厂家直销
在线客服

白天:09:00-17:30

技术支持:
 29903142

服务电话:

马经理 15850681798

李经理:   15589957070

技术顾问:

刘经理:13176655573

24小时客服中心:

微信图片_20210330161508.jpg


适应、高效、生态丨中南大学湘雅三院益阳医院设计这三点全占了

 二维码
作者:环林医用钢质门和钢质墙板来源:医用钢制门厂家网址:http://www.sd-huanlin.com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益阳医院占地约70000㎡,规划建筑面积约140000㎡,设床位1200张。分为门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肿瘤治疗区、行政办公区、后勤保障区和预留发展区。


 入口效果图


在设计伊始,即明确了建设绿色医院建筑的目标和实现适应性、高效性及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1
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
充分呼应和利用现状条件


益阳医院的规划结构为南北走向。门诊医技楼(以下简称门诊楼)在东侧,病房楼在西侧,靠近山林生态区,裙房在东、南侧迎向市区人流,南侧为主入口广场。北区利用平坦的山坳作为疗养和养老基地,最北侧为职工住宅。项目充分呼应和利用现状条件,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以节约资源并为未来扩建提供可能性。


·
利用地形高差,节省土方


场地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将10m的高差分成两块台地,既减少土方量,又使医疗区建筑有两个地面层,门诊、急诊主要入口层均相邻城市道路,便于使用。另外,对原低洼处进行有限的整理,利用高差错层布局,形成半地下空间。负一层主要作为后勤和地下车库使用,各个入口均平进平出,节省土方量的同时便于引入自然通风和采光。


立面效果图


2
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
规划预留发展用地


行政办公区位于东北角,便于医院区和疗养区的综合管理,并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免受医疗流线的干扰。视未来两区协同发展的情况,可以扩展医院功能至北区,也可以把南区病房楼共享为疗养康复部分,便于医院区和疗养区的资源共享。


病房区位于西侧。南北两端分别为一、二期病房楼。二期病房楼未来可作为疗养区康复病房楼使用。两病房楼之间空地向会龙山生态保护区敞开,远期可扩建第三栋病房楼。



·
建筑预留水平和垂直发展空间


首先是利用高差预留地下发展空间。通过大开挖建设约30000的半地下空间,负一层屋面形成平整的南广场,在东侧呈现的则是地面层,分别设置门诊、急诊入口。南广场下的预留空间可暂时封闭,随二、三期病房楼的建设,可作为停车场使用。


其次是利用屋顶架空层预留可扩建空间。益阳医院门诊楼层顶近10000,利用架空层布置屋顶花园,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休闲场所,又改变了顶层房间的保温隔热性能。随着医院业务的拓展,可扩建为诊室、实验室等功能房间,且不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同样,病房楼的屋顶架空层也可以加以利用,作为康复、健身的场所。


利用架空层布置的屋顶花园效果图



3
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


·
柱网标准化


由于医院功能的复杂性,设计伊始,通常含有具体数据和参数的任务书并不全面,设计时尤其需要提高方案的适应性,以满足使用要求的变化以及建筑全寿命过程中的应变需求。


建筑平面尽量采用规整划一的柱网尺寸,设为8.4m×8.4m,为因功能调整而改变房间布置带来便利。


·
平面模块化


门诊由4个单元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为二次候诊方式,患者从医疗街来到一次候诊厅,等候叫号后进入二次候诊走廊。围绕医疗街布置主要交通核心,疏散楼梯和卫生间贴边设置,形成稳定的服务核心。服务核心之间为完整的使用空间,作为候诊大厅和便民服务等,利于不同门诊单元的调换。

·
室内尽可能采用大空间


以医技科室为例,考虑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设计应简化流程,缩短距离,把相关功能科室相邻布置,如外科与门诊手术、放射科,内科与检验科、特检科,手术室与血库、病理科、ICU等。尤其是医技科室模块,可考虑采用大空间的设计,为实现这种相关科室邻近布置提供便利。




4
医疗功能和流程高效组合



益阳医院设计床位1200张,日门诊规模达4500人次,加上陪护、探视和工作人员,最高聚集人数超过万人。为提高运营效率,医疗功能布局极为简洁,功能与流程高效组合。


·
H 型医疗街,实现二次分流


医疗街是大型医院较多采用的二次分流模式,依据功能分区和医疗流程,医院以“H”型整合门诊、病房和医技医疗街,强化了医疗街的可识别性,缩短了患者由门诊至医技的流线,便于医技资源的共享。


H型的布置充分结合人流动线,南端为4层高的共享大厅,北段为4层高的共享空间和室外庭院,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患者能在体量庞大的门诊楼内迅速找到目的科室,完成医疗活动。



·
急诊空间,单独成区


医院将急诊布置于负一层,单独成区。平时门诊楼白天运营夜晚关闭,夜晚单独开放急诊区,便于管理,可降低运营成本。遇到重大医疗事件时,可将急诊区封闭,作为急救中心使用,不影响门诊楼的正常运营。





·
后勤保障,竖向物流


医院在负一层布置了物流入口、中心药房、中心供应室等,设计了“人在地上走,物在地下流”的立体物流系统。


所有的药品和物品从负一层北侧进入,分类存贮,通过专用电梯分发到各科室,使用后产生的污物则通过污物梯集中到西南角垃圾站,定时集中转运出院区。


中心供应室设置在手术室垂直下方,回收的医疗器械和敷料经污物梯运到中心供应室,经收集、清洗、打包、消毒后,进入无菌库,并与一次性物品由专用电梯运到手术室,减少了洁净物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



医院整体俯视图


 围绕在优美的生态坏境中湘雅三院益阳医院



5
被动技术优先的生态化设计


·
建筑的底层化与庭院化


医院在建设绿色医院建筑过程中,优先考虑了被动技术的应用。


首先是建筑的低层化,门诊医技部分为5层,可以很好地解决门诊楼内庞大的复杂人流,还可降低建筑造价和运行费用。


其次是平面的庭院化,利用封闭式天井或开敞式庭院,把阳光、空气引入建筑体内,使主要使用场所都能享受到自然的环境,同时也是防火疏散的需要。



·
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设计的特点是不同朝向采用不同的立面开窗和遮阳形式。南立面采用水平遮阳反光板,横向开窗。遮挡高度角大的南向阳光并改善室内采光。东、西立面采用垂直遮阳,竖向开窗,遮挡高度角小的早晨和近傍晚的阳光。


设计中患者使用的空间大多直接通风采光,而医护科室大都间接采光。为了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部分房间设置采光井,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庭院和内天井分布均匀,负一层天井和庭院直通地面,使负一层房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
风环境设计


“吕”字形平面布局,使建筑南北面保持风压差,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部分房间通过天井解决通风。


门诊楼中4层高的共享大厅,顶部为玻璃采光顶,为建筑内部提供了阳光。设计将采光顶升高,超过屋面一层,上面可设电控开启窗,形成风塔拔风。可根据需要开启,排出热空气,加强通风,一改以往玻璃采光顶的弊端,形成可呼吸式的大厅空间,提供了通风舒适的室内环境。


·
降低区域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一是屋顶花园既可提供休闲场所,又改变了顶层的保温隔热性能,改善了医院的“小气候”;二是立面结合遮阳构件作竖向绿化,可同时起到遮阳、降温、景观的作用;三是在南向和东向的底层,借鉴了湖南民居吊脚楼的做法,一层局部架空,不仅降低区域温度缓解热岛效应,还可兼做入口门廊使用。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